汽车制造
国产数控系统如何走出市场链条“怪圈”
一直以来,高档数控系统不能自给是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
2010年,国内市场金属加工机床总需求将达到100亿~120亿美元,其中数控机床需求将达10万台以上,40%以上为中高档型,消费将达到60亿~70亿美元,这将为国产数控系统产业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调结构”的背景下,如何借市场这只“手”实现数控系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引起业界的广泛讨论,而讨论的焦点则聚焦于国产数控系统的根本出路究竟在哪里?
在夹缝中成长
在年初召开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宋宝教授曾说:“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八五’自主开发和‘九五’、‘十五’产业化攻关,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任务依然艰巨,因为数控系统这样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靠花钱引进根本办不到;盲目效仿国外,也只会落后挨打,受制于人;中国数控产业的惟一出路,就是走自主创新之路,用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振兴中国数控产业!”
据宋宝介绍,国外抑制中国数控产业发展的策略是:控制中国的数控技术落后15年,并且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其发展,如转让落后技术,控制核心芯片;推出先进技术的新产品,抢占市场;挖走中国引进技术培养的人才;诱惑中国企业合资,导致中国企业破产。
当然,国产数控系统也并非毫无作为,相反,近年来,我国数控系统的发展迅速。首先表现为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主导中国市场。我国经济型数控系统产量达到7万多套,市场占有率高达96%以上。外国公司也推出了几款低价格的经济型数控系统,但在价格和服务上还是没有明显优势。
其次是国产普及型数控系统的技术、可靠性差距显著缩小,但外国品牌依然占领国内市场。国产普及型数控系统已实现批量生产,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中档数控机床得到批量配套应用。
国产数控系统行业已经具备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和主轴伺服驱动系统等配套能力。从技术水平上比较,国产普及型数控系统的功能、性能与国外比并不差,价格和服务方面还有较大优势,可靠性与国外系统的差距也已显着缩小。
另外,国产高档数控系统技术有了突破,但仍然是外国品牌高档数控系统产品垄断国内市场。
市场链条的“怪圈”
“制约国产数控系统发展的市场因素需从市场反响和采购环节两个层面来分析,归根到底是观念的问题。”武汉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如是说。
在市场层面上,对国产数控系统的可靠性问题、精度稳定性问题反应比较强烈。对此,陈吉红有话要说。
他认为,与国外相比,国产数控系统的确存在可靠性的差距,但并没有像市场所反应得那么大。因为中国市场上每年有超过10万台国产数控系统的销量,就算全部是经济型的,它也是数控系统,照样要24h在车间里干活。就好比QQ车,汽车的基本功能它一个都不能少,和奔驰车一样要上路。
他作了两个假设。首先,如果一个企业一年卖100台数控系统,若可靠性有问题还可以通过人工服务来弥补,但是,如果年销量超过1000台,若可靠性一塌糊涂,到处在冒火,到处要灭火,服务根本就不可能跟得上,而且这将花费很大的服务成本。其次,如果国产数控系统的可靠性不行,怎么可能卖得出这么多台呢?所以说,可靠性与数量是有关系的,没有数量也不好谈可靠性。如果就做一个导弹,那可靠性可以做得很高。
而可靠性的问题比较复杂。对于数控系统制造企业来讲,比较难的一点是,市场对国产数控系统的要求是与国外同档次产品相比,不但要便宜,而且还要同样可靠。市场上能接受的国产数控系统的价格只能是国外同等产品的一半,问题是国内外品牌的数控系统硬件成本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数控系统企业不得不选用国产电子元器件,包括插头、按钮、编码器等。虽然这些年国产元器件质量有提高,但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是有差距,一旦你选用的元器件出了问题,系统厂家要背负全部的责任。
所以就形成了怪圈:系统厂不敢用国产电子元器件,机床厂不敢用国产数控系统,汽车厂不敢用国产机床,老百姓不买国产车,导致国产品牌很难走出“越不用,越不好;越不好,越不用”的怪圈。怎样打破这个怪圈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相互包容和支持的问题。如果一棍子打死,甚至不给改错的机会,那么国产机床永远进不了汽车厂,国产系统也永远进不了机床厂。
实际上,从用户的心理来讲,他们对国产数控系统所要求的可靠性会比国外品牌更高。因为一旦机床出了问题,如果使用国外的系统,他们可能首先考虑是不是机床本身的问题,如果使用国产系统,他们会首先考虑是不是系统出了问题。而且,国产数控系统的使用环境和作业条件更为恶劣。因为用户使用国外品牌的一般是高档数控系统,所以电柜配得会比较高档,还会装上空调、稳压器,使得密封性、环境温度和操作人员的素质都能得到保障。而使用国产系统,无论是机床档次、使用环境和操作工都会差一些。
从采购环节看,中、高档数控系统的主要用户是我国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这些企业的设备采购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而这些企业一直以来形成了使用国外产品的习惯,导致政府采购招标时在标书中指定国外品牌的数控系统。这一做法明显违反国家招标法有关规定,但已成为政府采购招标的“惯例”,致使国产品牌丧失了与国外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机会。
改变战略或有转机
长期以来,国家对自主创新大多数局限于立项投入研发经费的“输血”式的支持,而对于自主创新产品占领市场的“造血”式的支持,却不够重视。甚至有的政府官员认为这是企业的事,还担心违反WTO的有关规定。这些观点导致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非常艰难。
由于国家重大专项的启动,国产数控系统在技术上有望进一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政策,也为国产品牌带来了市场商机。而如果不改变目前不利于国产品牌的市场环境,国产品牌根本与市场商机无缘。
数控系统分会希望政府多个部门从政策上共同扶持,提了三点意见。
第一,请求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组织对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中,指定国外品牌的数控系统的问题进行调研。颁布政策性文件,禁止在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中指定国外品牌和产品型号等违规行为。在同等性能、功能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国产数控系统。
第二,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制订自主创新的国产数控系统采购目录。对国内能满足技术要求的数控系统的进口予以严格审批。
第三,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首台首套”项目中,立项支持“中、高档数控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在军工、汽车、发电设备、造船、机床制造等行业,建立国产数控系统应用示范基地。通过应用示范,增强用户选用国产品牌的信心。
在寻求国家支持的同时,数控系统制造企业也在积极需求对策。南京仁和数控总经理施晨伟认为:“高档数控系统方面,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设定要跟着国外跑,就会越跑越累。如果一开始就改变思路,超越国外的思路,甚至发展我们自己的思路,就很有可能赶上国外先进水平,甚至后来居上。”
施晨伟的判断是,数控系统技术应该往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往高档、高精、高速、复合方向发展,但是还有另外一大块市场——专用系统。就我国大多数企业数控加工的形势和现状来讲,许多高档的功能用不上。而专用系统不需要那么多功能,只要把它做精、做好、做透、做可靠了,一样有效果。就好比格兰仕微波炉,没人说它是高档的,但格兰仕好用、便宜,能被市场接受。如果我们数控系统也做到这样,好用、够用、便宜,那么,这块市场也一样有前景。